关于崂山水晶的传说在坊间流传,从明末清初开始,其就誉冠京师,在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对这个感兴趣了。《崂山艺文志》介绍了崂山水晶,“崂山水晶为山川菁华之秘,非其时不出者,至其时而必泄。崂山实产墨晶,古未有也。崂山水晶中尤以墨晶和紫晶为上品,茶晶稍次之,得其佳者,价不赀!”。崂山出水晶的原因在于崂山主体是花岗岩,又山多水气,经过亿万年的浸润及默化,最终成为出产水晶的宝地。但古人认为晶为山之髓,晶去而山或崩裂,庙亦不利,若任之采掘,必致山之菁华尽竭、搴裳去之,山其穷矣!所以官府在崂山禁刨挖晶石,并曾经查拿究办一批人,但可能采晶的获利确实可观,很多山民深入群山幽谷,偷挖山晶,以致于昔之采晶者遍岩谷。
目前驴友发现的最大的水晶洞应位于小崂顶附近,据发现的山友描述“此洞高足有三米,宽有十几米,深七八米”。自大河东到虔女峰的途中也有驴友发现一处水晶洞,洞口在一人高的石壁上,“内可纳人七八”。这次我和Ba月,形容三人寻找抗战前的兵工厂遗址,正是凉水河上游的虔女峰一带。之前有驴友在此处发现两处山洞,推测为抗战前的兵工厂遗址,后由认为可能是挖水晶的矿洞更为妥帖。在我们寻找的过程中,的确发现了很多采挖的痕迹。
从凉水河向上,到石屋右转去石门涧,在到达企鹅石,左拐是个山口,可以直达老黄家参场。在山口下有一片废弃的建筑遗址,可以看得出地基。原本以为这里是抗战前的兵工厂遗址,但这里离路较近,不是很隐蔽。现在看还是挖晶人的临时处所也不是没有可能。附近路边的窑坑,原本以为是为制造枪弹的烧炭窑,现在看也可能是制作挖水晶时使用的炸药也说不定。
#p#副标题#e#
在这处遗址西侧的山壁上,就发现了两处矿脉。一处低矮的明显已经被人采挖,是下面人工堆叠的石阶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。
古人正是踩着这石堆,对上面的小矿脉进行采挖
洞很小,四壁都是产生上好水晶的基础:混浊的白色石英。右下角有一处小洞,非常深,大概一人胳膊粗细。隐约还能看见里面的狼牙状水晶柱,估计好的早已被采走。
离其不远的山壁上也有一处“水晶窝”,但高度太高,估计只有“挂铁锚”这种旧办法才能达到
路过一处坍塌的矿脉,地上都是紫色或黑色的水晶残体,但质量都不大好,不过可见当年这里的采挖是多么的热闹
可以看出这附近的山体是一道道大裂缝,这是一条大脉,沿着山势的走向,一直延伸到虔女峰附近,料想这山体里还有很多未能发现的宝藏。
众人披荆斩棘,终于翻上了一座山包,许多大的裂缝见证了我的推断,的确是挖水晶的好地方。在山顶右侧的石壁下,又发现一处非常明显的水晶洞,大概1米深,一看就是人工挖掘的。在洞的上方和东侧的崖壁上,继续发现很多的矿脉。
都说水晶因水而成,不知道有没有科学道理?那不是钟乳石的说法吗
这里的整处山势都是南北走向,如同虔女峰的山体一样,整个是一条纵列,其中夹杂着很多的大裂缝。风吹雨打,水淋雨浇,这里水晶的成因暂且不说,这么多开裂的缝隙将山中的矿脉暴露出来,的确是方便了采晶人。联想到周围两处大规模的房屋建筑,下面的那处是兵工厂的可能性很小,上面的那处有待考究。至于虔女峰那些岩洞,还是觉得作为兵工厂枪械所不大现实。